Obsidian 综述 02 - 近期值得推荐的功能、插件和主题

Obsidian 综述 02 - 近期值得推荐的功能、插件和主题

欢迎来到 Obsidian 综述系列!在这里,我们将分享近期 Obsidian 更新的功能、插件和主题等相关内容。如果您是一位 Obsidian 用户,或者对 Obsidian 的功能和迭代感兴趣,那么这个系列将会对您有帮助,以随时掌握最新的技巧。

v1.1.16 版本

自 Obsidian 升级到 v1.0 后,它经历了大量的迭代和更新,使用体验得到了相当多的优化。一方面,Obsidian 的「标签页」功能已基本完善,使用起来更加顺手;另一方面,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白板」Canvas。

Canvas

Canvas 是 Obsidian 提供的视觉笔记工具。它最大的作用就是采用视觉元素,在一张无限大的画布上,布置笔记和其他资源,并用线条将他们链接,将相关笔记连接在一起,从而更好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

要开始使用 Canvas,您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文件来保存您的画布。您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之一创建新画布:

  • 在左侧的功能区中选择“新建白板”(四个矩形图标),以在活动文件的同一文件夹中创建画布。
  • 打开命令面板。选择“白板:新建白板”,以在活动文件的同一文件夹中创建画布。
  • 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右键单击要在其中创建画布的文件夹。选择“new Canvas”。

Obsidian 会将每个画布的配置存储在具有 .canvas 扩展名的文件中,该文件采用自定义 JSON 格式。

您可以将文件从 Obsidian 或其他应用程序拖入画布中。例如,Markdown 文件、图像、音频、PDF 或甚至无法识别的文件类型。

经过一段时间的迭代,Canvas 白板功能已经趋于完善,而且似乎 Obsidian 也在推荐使用该功能。总之,Canvas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笔记或理顺思路,是一种新颖的组织笔记方法,强烈推荐大家尝试使用。

插件

Heading Level Indent

Obsidian 默认只缩进第一级标题,现在 Heading Level Indent 插件可以缩进多个级别(目前只在「阅读视图」中可以展示层级)。对于一些喜欢在笔记中使用多个标题级别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

Open files with commands

插件 Open files with commands 支持通过「命令行」(CMD+P)打开一个文件,在某些场景下会比较高效。例如我通过配置好的命令,可以快速打开 HomePage 的 两个文件:

打开后效果如图:

Open In New Tab

Open In New Tab 插件可以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打开所有文件到一个新的标签页中,避免了频繁切换标签页的麻烦。如果文件已经存在于现有的选项卡中,则该插件将激活该选项卡,而不是打开新的选项卡。

Obsidian Audio Notes

Obsidian Audio Notes 插件可以集成 Ingrated Deepgram AI 进行音频转文字,使您可以轻松地将音频笔记转换为文本。这个插件可以让您更方便地记录您的想法和思路,同时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组织和整理您的笔记。

Note Refactor

Note Refactor 插件可以帮助您在做「项目研究」时更加高效地重构笔记。只需写一段话,选择后即可创建一个新笔记,很方便。此插件可以让您更好地管理和组织您的笔记,同时也可以提高您的写作效率。

obsidian-paste-image-rename

obsidian-paste-image-rename 是一个支持博客写作的插件。它可以在粘贴图像或其他附件时,自动重命名文件并将它们添加到 Obsidian 库中。使用此插件,您可以更轻松地管理您的笔记,并更有效地整理和追踪相关的信息。

Outliner

Outliner 插件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使用大纲,使 Obsidian 更类似于 WorkFlowy 和 RoamResearch。该插件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条理的方法来组织和管理您的笔记,从而提高您的写作效率和准确性。

Influx

Influx 反向链接插件可以在笔记的页脚中聚合一个简洁的反向链接剪报流,使您可以更方便地跟踪笔记之间的链接。使用此插件,您可以更好地了解您的笔记之间的关系,并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您的笔记。

Short Internal Links to Headings 插件可以在使用双向链接时,只显示引入的「标题」,从而使您的笔记更加简洁。使用此插件,您可以更好地抓住您的读者的注意力,并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您的笔记。

主题

Minimal 新增 Rose Pine 主题

Minimal 是 Obsidian 上最欢迎的主题之一,个人非常欣赏其简约和整洁的风格,在《Obsidian 综述 - 新 UI 新征程(v0.16 发布之际)》中有详细使用介绍。在 Minimal 升级到 v6.3.2 后,新增了 Rose Pine 配色方案,非常适合在这个春日享用,让你的 Obsidian 充满樱花的味道。

obsidianotion

仿 Notion 主题 obsidianotion,整体比较干净素雅。

obsidian-notation-2

仿 Notion 主题 obsidian-notation-2 ,效果如图:

Polka

Polka 提供了一个带「斑点」的主题样式,看起来不错。

iA Writer

如果你喜欢 iA Writer 这个软件,这个主题将给你带来熟悉的感觉。

实例库

manage web articles and videos in Obsidian 是一个「英文实例库」,介绍了如何在 Obsidian 中管理网络文件。该插件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条理的方法来存储和组织您的网络资源。使用此插件,您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您的笔记,并更好地识别和追踪相关的信息。

总结

Obsidian 综述系列文章的主旨就是介绍一些个人认为比较好的 Feature 更新以及插件,所有的内容我都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才跟大家分享,所以内容上有些滞后同时也是非常的个人向。今天的文章算是奠定了「综述」系列的基调,如果大家对文章内容和更新有什么需求,可以留言交流,我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篇文章使用 Notion AI 作为润色,简单跟大家聊聊我是如何生成本篇文章的:

首先,最近一直比较忙,但我没忘了「综述」系列,所以遇到不错内容,我会随手记录到「备忘录」中,作为文章内容的基础,如图:

当内容积攒到一定程度,我先大概在 Obsidian 中进行编辑,将内容补充完整,并配上相应的图片,如图:

最后再讲内容粘贴到 Notion 中,使用 Notion AI 的「总结」和「润色」功能,将内容进行修改和调试:

经过以上多轮调教后,整体文章就在 Notion 中生成了,整体用下来有几点感受:

  • Notion AI 可以说是围绕「写作」提供了多种功能,分别包括创建文章、润色文章、总结文章、续写内容等,可以说在帮我们完成写作这件事上不再是个玩具,而是一名基本合格的「写作助手」
  • 当然他也有缺点,就是对于一些较新的知识储备不够,会生成一些「不明所以」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调教和使用,通过「提问的艺术」得到想要的答案。

个人比较看好 Open AI + 写作这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它提高了生产力。将原本需要 2-4 小时的写作,缩短到 1-2 小时之内搞定(当然是在素材准备齐全的情况下)。这样的成果已经很令人满意,相信未来会有更大的提高。我们也拭目以待。


本篇是《Obsidian 综述》系列第二篇,后续会持续更新。同时个人还一直在维护《玩转 Obsidian》系列文章,对此系列感兴趣可以在以下渠道找到相关文章:

Obsidian 综述系列目前包括文章:

玩转 Obsidian 系列目前包括文章:

可以在 TwitterTelegram 等渠道关注我,获取更多有意思的讯息。

Read more

八小时听歌制

八小时听歌制

最近总是感到一种困惑:如何能够在当牛马的同时,找到一丝丝生活的快乐感?如何打破这种枯燥无聊的生活循环,为日常带来一些新的活力和期待? 2004年,第一次接触到 Mp3 ,小小的方块,一百首歌,随时随地听歌。那时候我的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源泉是 唱跳 Rap 和打篮球,当时就有一个梦想,如果能一边打篮球一边听歌该有多幸福啊。转眼20年过去了,当年的硬件限制不在了,当然我身上的硬件(老腰)也不敢打球了,无尽的工作中,迎来了快乐的「八小时听歌制」~~~先介绍我的设备,打造出一个高续航、无干扰(指的是不干扰别人)听歌环境。 最近流行这种夹耳式的真无线耳机,在 Bose 和 韶音之间犹豫了半天,趁着 618 入手了韶音的这款 OpenDots One,有点像女生的耳夹,小小一个夹在耳朵上,即避免了入耳带来的对耳道的伤害,同时还不耽误听到办公室里的八卦(主要是聊工作),这真是理想中的办公耳机。iPod Classic 也非常给力的没有电量焦虑,充一次电能用

By 王掌柜
午休暴汗以及90年代夏天的回忆与思考

午休暴汗以及90年代夏天的回忆与思考

今天北京的温度 34° 属于高温但还没有酷热,临时起意打算进行一次暴汗冒险。 打算围着公司近的一个小树林来上3公里,这样即锻炼了身体,又不用午休了,还能剩下些时间阅读和随便写写。 在于大自然接触的同时,耳边放的是何伟(美国人)写的《江城》这本书。 江城 大概十年前就读过何伟的《寻路中国》,当时的阅读体验不错,他将自己在中国的旅行的所见所思都做了分享,能够从另一个视角看中国的变迁。这本《江城》记录了何伟在1996年作为和平队志愿者,在四川涪陵一所师范学院教英语的两年经历。 这种书有一个专门分类「纪实文学」,他不是小说,但是也有一些演义。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碰撞。从他的视角看去,中国人的面貌、思想、行为仿佛都是生动的画面在展示,让我重新思考我真实经历过的90年代。 这几天打算继续暴汗,还会持续把这本听下去(喜马拉雅有) 90年代的夏天 思维跳跃,让我回想起了九十年代的夏天,这里的关键字是九十年代(当然来自何伟老师的《江城》)和夏天。夏天是因为我在小树林散布的时候,一种味道油然而生,说不清楚,但是我总觉得一些感觉

By 王掌柜
逸周闲谈 - 乔布斯传的启示与我的数码生活

逸周闲谈 - 乔布斯传的启示与我的数码生活

逸周闲谈是我尝试了近一年的小专栏,它的内容多来自我日常的间歇式日记积累的内容,最近审查 OmniFocus 才发现好久没更新了,趁着 Craft 新鲜劲还在,更新一波~~~ 阅读 最近集中阅读了《乔布斯传》到《成为乔布斯》,感悟颇多,一些碎片记录在笔记中,今天有机会正好也系统的总结一下,相关碎片笔记: * 乔布斯传笔记 * 成为乔布斯笔记 为什么「乔布斯传」值得反复阅读 我一直反感名人传记的阅读,主要有些传记打着名人的旗号出版,但是内容事实性不高,存在明显的杜撰成分,通常见了名人传记下意识的选择敬而远之。让我改变这一点的正是这本《乔布斯传》。 我其实很早(2004年)就知道 Apple 的 Mac 电脑在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在心中深深的刻下了「昂贵」的烙印,从不敢奢想自己能拥有一台 Mac,直到 2010年,这一年对我很重要。 10年自己由 C/S 转码到

By 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