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纠结和最佳的选择

最好的纠结和最佳的选择
Photo by The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Collections and Archives / Unsplash

喜欢这种打破信息茧房的内容,趁着十一假期,收拾自己的阅读器,发现了一个网页「Blogging Platforms」,介绍了很多 Blog 托管平台,顺便也发现了很多优秀的个人 Blog,刚刚阅读了这篇《Why I'm Ditching the "Best" Things for the Right Things — Quiet Habits | 为什么我要放弃「最佳」选择,追求真正合适的东西》,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以下是文章的部分摘抄:

  • 在我大多数青少年和成年生活中,我几乎对寻找“最佳”事物产生了痴迷。无论是最好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相机,还是笔、笔记本、博客网站和应用程序,种类繁多。
  • 在某些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但并不总是如此。如果最好的选择总是正确的选择,为什么市场上会有这么多品牌、企业、应用和服务,它们宣传的内容相似,却都声称自己是最好的呢?市场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多样性?因为对于每个人或每种情况来说,并不存在唯一的最佳或正确的选择。
  • 以相机为例,网上关于什么是适合特定任务或情况的最佳相机的争论非常激烈。关于哪种相机最适合拍摄、视频博客、风景摄影或肖像等,已经有很多文章讨论过。
  • 如果你将一台从大卖场购买的傻瓜相机与一台高端单反相机及其专业镜头拍摄的图像进行比较,傻瓜相机在图像质量上根本没有竞争力。这是否意味着单反相机适合每个人?绝对不是!
  • 多年来作者整理得心得
    • 在多年的寻找最佳小玩意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一些重要的教训。
    • 如果你根本不需要它,那它再好也没意义。
    • 在追求某事的“最佳”之前,始终要考虑个人的需求、技能水平、喜好、预算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值回票价

生活中我经常会花钱去购买一些软件、服务或者电子产品,(这不是说现在,而是从使用第一代 iPad 开始养成的习惯),甚至他们的价格也比较贵,朋友一直不太理解我的想法,为什么要花钱买这么贵的东西(例如购买 OmniFocus 做任务管理)。其中最大的问题是 OmniFocus 能解决的问题不能用 Wunderlist 解决吗?(免费的替代品)。

其实理由很简单:

如果一个软件或者服务或者其他电子产品,你知道它很棒(口碑),但是同时它也很贵,我的选择标准是,选择口碑最好的,然后花钱买它,并且逼着自己去用它,试图让它「值回票价」。

值回票价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当时我确实使用 Wunderlist 做任务管理,但是当我使用 Mac 电脑的时候,通过搜索发现很多人推荐使用 OmniFocus,我也很好奇为什么管理任务这么简单的事,还有高低贵贱之分,还要有如此复杂的功能设计?直到我通过研究发现了 GTD 的概念,也看了很多 OmniFocus 的文章,我对 OmniFocus 的「透视」功能感到好奇(有太多文章推荐这个 killer feature )。由于大多都是英文文章,我一直没搞明白「透视」功能强在哪里,这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花重金买了软件,去深度的体验和研究。最终当然搞明白「透视」是怎么一回事。并且为了让其「值回票价」,开始在少数派开始分享一些 OmniFocus 的使用体验。一方面自己通过分享,掌握了软件的功能,另一方面,这也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写作欲,最终成为了独立的博客主。甚至可以说今天「闲者时间」的这个 IP,也是以此为起点,慢慢延伸而来的。

还有一个例子,我在2010年购买 MacBook Pro 的时候,其实下了很大的决心,主要是因为它很贵(2010年前,要花去一个月工资),而买 MacBook 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我拥有了一个 iPad (为什么 iPad 让我想买 MacBook,这是另一个故事),这应该是我第一次使用「值回票价」这个概念。当时我想法是,如果我购买了 MacBook,那么我一定要利用好这台个人笔记本,用它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编程技术,用将来上涨的工资来「值回票价」。最终肯定是下定决心购买了 MacBook(这让我的 Mac 生涯截至目前积累到 14年 🎉🎉🎉),并且在 Mac 平台上发现了大量优秀的软件,虽然是付费的,但是这些软件都很值,它们提高了我的生产力,也帮我在工作中解决了很多问题,升职加薪全部发生(当然这也不仅仅是 Mac 的功劳,也有时代的红利)。日后使用 MacBook 写了大量的文章,购买了大量的软件,并且在网上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现在看当时购买 MacBook 的决定,已不仅仅是「值回票价」这么简单了。

最好的纠结

Why I'm Ditching the "Best" Things for the Right Things — Quiet Habits | 为什么我要放弃「最佳」选择,追求真正合适的东西》这篇文章还有一个核心思想「如何挑选最佳」。作者的思想我总结一下就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并且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指导:

当我们选择一个服务/设备或产品时,应该多利用搜索引擎,去分析他们各自的功能和优缺点,找出最符合我们实际需求的那一个。而不是从网上用「最佳的 XXX」去搜索并从中选择(虽然这往往是最快的方案)。

其实我一直都有作者提到的这类问题(使用「最佳 XXX」去搜索,试图找出最好的那一个)我称之为「最好的纠结」,最近的一次「最好的纠结」就是 ObsidianBear、苹果备忘录之争:

  1. 三款都是非常棒的「笔记软件」,它们也都一直在迭代更新。
  2. 我也在跟进他们的新功能,并且不断的来回体验各自的功能

每次一个软件有重大功能迭代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我要留在哪里?是颜值最高最稳定的那个(Bear)?还是最方便的那个(苹果备忘录)?还是功能最多的那个(Obsidian)?

这种纠结的后果:

  • 很多时候笔记被分散在三个软件中
  • 或者一个笔记有三个版本

同时,这种纠结也给我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内耗,一有时间我就反复横跳,不断取舍,浪费了很多精力。

最佳的选择

其实关于「最好的纠结」,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最佳实践:

  • 如果根本不需要它,那它再好也没有意义(作者的例子是为了拍摄女儿唱歌,去购买只有广告公司才会买的昂贵摄像机)
  •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使用它,也没有学习计划,那么你将永远无法充分利用它的所有「最佳」功能。
  • 在追求某事「最佳」之前,始终考虑个人需求、技能水平、喜好和预算以及其他相关事项。

于是我分析了自己对笔记软件的要求,通过代入到作者的「最佳实践」,试图做出「最佳的选择」:

  • 三款软件的核心功能(记笔记),也是我核心的诉求,这没问题。
  • 三款软件我都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它马恩。但是 Obsidian 是最让人有压力的那个,因为它一直在迭代(不是说迭代不是好事,而过多的增加新功能,可能对于「记笔记」这件事来说意义不会很大),这一条 Obsidian 淘汰。
  • 还记得我在《简单且长期有效的生产力》中提到,我们应该使用那些软件被创造出来就赋予的能力,这些能力是通常是简单的且长期有效的。基于此,Bear 和 备忘录都可以,但是从功能体验上(颜值、稳定性、一致性),Bear 胜出(不考虑预算的话)。

经过一番纠结(哎,不知为什么,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最好的纠结」),我的最佳选择是「留在 Bear」,因为它符合「简单且长期有效」这一点,终于我可以停止「最好的纠结」,再一次把重点放到「输出」上,继续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情。

最好的纠结和最佳的选择

如今的互联网在 AI 的加持下,在 TwitterMastodonYouTube 每天都有新玩意儿出现,作为信息接受者的我们,面临着各种软件和服务的诱惑,所谓「最好的纠结」经常发生也是再所难免的事,所以如何做出「最佳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

我觉得《Why I'm Ditching the "Best" Things for the Right Things — Quiet Habits | 为什么我要放弃「最佳」选择,追求真正合适的东西》作者给出的建议是非常有效的(并且亲自做了实践),拿来作为文章结尾,希望大家参考并有所收获:

  • 如果根本不需要它,那它再好也没有意义。
  •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使用它,也没有学习计划,那么你将永远无法充分利用它的所有「最佳」功能。
  • 在追求某事「最佳」之前,始终考虑个人需求、技能水平、喜好和预算以及其他相关事项。

Read more

逸周闲谈 - 探索孤独的智者与奇幻世界的魅力

逸周闲谈 - 探索孤独的智者与奇幻世界的魅力

本期《逸周闲谈》分享了重读《黑客与画家》和《霍比特人:插图详注版》的心得,探讨了孤独作为成长的一部分以及托尔金创作的真实感。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如何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个人经历和阅读体会,探讨独立思考的价值和文学作品的深远影响,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思考,邀请读者共同探索知识与人生的深层意义。

By 王掌柜
生命中的再见与再也不见

生命中的再见与再也不见

生命中的许多人,再见之后就是再也不见。 早上出门前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手机去邻居家找假期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只听见视频中妈妈说:孩子,他已经回去了,只能来年在玩了(大家都懂得,只有过年才回家)。视频中的孩子失望的眼神,手里拿着好不容易从爸妈那里给的手机(打算加小伙伴的微信)...... 可以想象,明年能否再见到小伙伴都是未知数,因为他们都还是孩子,他们的见面完全在大人的意愿,而大人肯定不会把他们的见面当作最高优先级安排。 在我们的生命中许多时候,再见就是再也不见。 即使是小孩子,该告别的时候也应好好告别 小时候每年暑假,我常去大姑家玩,因为大姑家有一个侄子和侄女,我可以和他们玩到一块。大概是五年级,我去大姑家过暑假,认识了一个一般大的小伙伴,名字我已经忘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把我领到他家,看床底下有很多零钱,他主动拿出来一些钱请我去小卖部(我虽然城里来的那会儿也没零钱),我们聊得什么,玩的什么我都已经忘了,只记得那个夏天很开心,每天都不想回家。 暑假好像结束的非常突然,完全没有印象怎么回城的。小孩子的伤感是非常快的,没几天就忘了这个小伙伴。第二年暑假,再去

By 王掌柜
我为什么喜欢使用 Mac

我为什么喜欢使用 Mac

40 年前,Macintosh 彻底改变了我们使用电脑的方式,将用户所需的一切都整合到了一个隐喻的桌面上,从此进入了个人电脑的鼎盛时代。 提到 Mac,在中文的舆论环境中依然会让人联想到如下词汇:装X、星巴克气氛组、白领、程序员等等,所以这里提到 Mac,可能会有不好的联想,但是我相信在我的 Blog 读者中应该不应该存在如此误会,提到 Mac 应该能够想到指定的是 Apple 公司出品的 Mac 系列电脑它包括 MacBook Air、MacBook Pro、iMac、Mac Mini、Mac Pro。 想聊这个话题,是因为在 Twitter 上看到了 Apple CEO @Tim Cook 发的一篇推文,提到 Mac 已经有40 年历史了,并且盛赞了Mac 给个人电脑行业带来的改变和创新,

By 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