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苹果设计灵魂首谈 Apple Watch,并透露了乔布斯的一个秘密》有感

读《苹果设计灵魂首谈 Apple Watch,并透露了乔布斯的一个秘密》有感

原文链接

Apple Watch 佩戴感非常棒,能够做到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感佩戴,特别是最新的 Apple Watch Series3 一同发布的「回环式运动表带」,其尼龙材质加上魔术贴的粘合方式,即具备了时尚感,同时在佩戴上达到了完美贴合手腕。

Apple Watch 虽然不是传统的圆形表盘,但是外观上和佩戴上还是非常具备时尚性,文章中有一张 Jonathan Ive 的佩戴截图,对比看下:

当然,最后两张是我自己的...

Apple Watch 的设计美学

我自己其实对「时尚」不太熟悉,自己喜欢带 Apple Watch 完全是喜欢苹果的生态,而且最新一代的 Series3 已经克服了第一代那种卡顿感,在功能上已经达到了「可用」的状态,所以自从带了 Series3 就没有摘下来过。

我们知道 Apple 是以「简约设计」和「实用性」著称的公司,这一点在 Apple Watch 上尤为明显。那个被冠以「抄袭」的表冠,其实是 Apple 结合了一贯的「简约」精神,为了达到操作上的直觉和简约一致的结果。

当人们在把玩电子玩物时,拇指一定要着力在某一点,比如我们拿着手机时,手指要么在电源键上,要么在音量加减上,这在交互上成为「物理性参考基准」。所以当我们抬起手腕操作手表时,虽然直接操作屏幕的「直觉操作」是苹果已经帮人们培养好的习惯,但是手表如果没有表冠,会让我们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这个「表冠」的存在就具备了其「物理性参考基准」。当然它不只是装饰,我们在按下和转动「表冠」时都会有对应的操作,而且非常像 iPod 那样,当你看到一个界面时,本能的会知道是该转动「表冠」了:

我们再看米兰尼斯表带,手表界在米兰尼斯上下足了功夫,有这诸多的经典设计:

看起来苹果也借鉴了这种设计,但是苹果的米兰尼斯表带通过「磁力扣」的设计,一举让米兰尼斯表带达到了「完美贴合手腕」的地步,让整个手表设计界汗颜。

盲人、独眼人、双眼人

文章里 Jonathan Ive 一段关于手表的进化史和个人电脑的进化史一致的描述,给我带来非常多的启发。Jonathan Ive 认为手表的进化历史正好和个人电脑的发展史对应。

  • 一开始人们只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工具,于是在小镇上有了钟楼;这和人类一开始只需要用「大型机」进行计算的需求相同。
  • 当人们对时间有了更个性化,更及时性的需求时,在人们的家庭中就出现了「座钟」;这和人们希望能够自己掌握运算,于是就有了家用个人主机的意义相同。
图自marshbeckr 和 Cornell Computer Scienc
  • 当人们需要随时随地关注时间,于是就有了怀表和腕表;这和人们需要更加便携的智能设备时,于是就出现了笔记本和智能手机的意义相同。

Ive 总结的手表的发展路径,我们现在看来应该很容易发现吧。其实并不然,这样的简单规律,一般人是无法发现的,因为像 Ive 这样的顶级设计师至少属于「独眼人」。

什么是「独眼人」?正如李如一在「一天世界」里一篇文章《盲人、独眼人、双眼人》说到的:

原版:在盲人的世界里,独眼人可以称王。
Robert Heinlein 版:在盲人的世界里,独眼人举步维艰。
Alan Kay 版:在盲人的世界里,独眼人可以称霸,但双眼人举步维艰。

当然这句话说的有些玄学意思,其实如果你想成为「独眼人」也是有些路径可循的,最近在看《网易产品如何超车》,他们在做「网易云音乐」时,他们遇到了发展瓶颈,产品团队当时的解决方案是,分析并找到产品的「核心共性」,并对产品进行「品类拓展」,为了理解这个「核心共性」我们看好一下网易云音乐的核心共性:

图片来自《网易产品如何超车》

怎么样,这个规律看起来像 Ive 发现的手表进化规律一样简单吧。还是同样的问题,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属于「盲人」,是很难发现这些规律的(产品的核心共性)。幸好网易团队还是给出了一个从「盲人」到「独眼人」的一个路径,诚如他们在回答「怎样培养抽象核心共性的能力」时,总结如下:

  • 提升逻辑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
  • 判断行业发展趋势及产品未来的定位
  • 回看互联网优秀产品的版本更新记录
  • 有意识的积累、实践、复盘
  • 吸收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一个「盲眼人」在通过这些训练后,还是有可能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够发现产品的「核心共性」,即成为「独眼人」。

Apple Watch 何去何从

其实这篇文章,并没有告诉我们 Apple Watch 何去何从,我读到最后其实不关心这个问题了,因为它的走向应该在短时间内同 iPhone 的走向相同,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

原因很简单,只要 Apple 团队像 Jonathan Ive 这样的「独眼人」一直存在,产品的发展就会充满动力,我们能做的就只有拭目以待。

Read more

最好的纠结和最佳的选择

最好的纠结和最佳的选择

喜欢这种打破信息茧房的内容,趁着十一假期,收拾自己的阅读器,发现了一个网页「Blogging Platforms」,介绍了很多 Blog 托管平台,顺便也发现了很多优秀的个人 Blog,刚刚阅读了这篇《Why I'm Ditching the "Best" Things for the Right Things — Quiet Habits | 为什么我要放弃「最佳」选择,追求真正合适的东西》,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以下是文章的部分摘抄: * 在我大多数青少年和成年生活中,我几乎对寻找“最佳”事物产生了痴迷。无论是最好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相机,还是笔、笔记本、博客网站和应用程序,种类繁多。 * 在某些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但并不总是如此。如果最好的选择总是正确的选择,为什么市场上会有这么多品牌、企业、应用和服务,它们宣传的内容相似,却都声称自己是最好的呢?

By 王掌柜
逸周闲谈 - 探索孤独的智者与奇幻世界的魅力

逸周闲谈 - 探索孤独的智者与奇幻世界的魅力

本期《逸周闲谈》分享了重读《黑客与画家》和《霍比特人:插图详注版》的心得,探讨了孤独作为成长的一部分以及托尔金创作的真实感。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如何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个人经历和阅读体会,探讨独立思考的价值和文学作品的深远影响,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思考,邀请读者共同探索知识与人生的深层意义。

By 王掌柜
生命中的再见与再也不见

生命中的再见与再也不见

生命中的许多人,再见之后就是再也不见。 早上出门前无意中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手机去邻居家找假期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只听见视频中妈妈说:孩子,他已经回去了,只能来年在玩了(大家都懂得,只有过年才回家)。视频中的孩子失望的眼神,手里拿着好不容易从爸妈那里给的手机(打算加小伙伴的微信)...... 可以想象,明年能否再见到小伙伴都是未知数,因为他们都还是孩子,他们的见面完全在大人的意愿,而大人肯定不会把他们的见面当作最高优先级安排。 在我们的生命中许多时候,再见就是再也不见。 即使是小孩子,该告别的时候也应好好告别 小时候每年暑假,我常去大姑家玩,因为大姑家有一个侄子和侄女,我可以和他们玩到一块。大概是五年级,我去大姑家过暑假,认识了一个一般大的小伙伴,名字我已经忘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把我领到他家,看床底下有很多零钱,他主动拿出来一些钱请我去小卖部(我虽然城里来的那会儿也没零钱),我们聊得什么,玩的什么我都已经忘了,只记得那个夏天很开心,每天都不想回家。 暑假好像结束的非常突然,完全没有印象怎么回城的。小孩子的伤感是非常快的,没几天就忘了这个小伙伴。第二年暑假,再去

By 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