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灵魂都在书店里相遇

有趣的灵魂都在书店里相遇


8月份好友去台湾旅游,问我需要带什么礼物,我推脱说哪有点名要礼物的,朋友却说只有你自己知道什么礼物是你需要的,我考虑了一下说道,那就去一趟「诚品书店1」帮我捎两本书吧。

如果有人我问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你最想去哪里,前三个答案里必有书店,是的我喜欢通过书店感受一个城市魅力,也喜欢在书店里静心阅读,书店里有许多有趣的灵魂,书店里也有许多美好的故事。

公元四世纪,一名叫芝诺的商人,在它生意遭受巨大创伤后,进入一家书店,他无意中听到书商大声朗读「苏格拉底」的文章,感觉醍醐灌顶,并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了一句『从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书?』,从此开始了一段哲学之旅,真正的改变了世界历史。那本书还间接导致了「斯多葛主义」2的诞生。

2012年,伦敦一位女士在「推特」上说她对「伦敦 Weterstones」书店管理员很崇拜,后来这位女士就和管理员在推特互动了起来,四年后两人结婚了,现在还可以看到当时发的推

在美国詹姆斯帕特森等作家,用自己的财富筹备了数百万美元支持独立书店,以让它们经营下去。

是的书店正在被无处不在的电子书冲击,人们越来越宅,随手而来的信息丰富多彩,在线商城有大量的便宜的图书供人挑选还能看评论,仿佛人们已经没有必要再去书店买书了。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关张淘汰,最近听说的就是上海季风书园关张的消息。

其实,今天只要你能在一个城市里好好转一转,还是有一些不错的独立书店在继续营业,它们除了传播知识,也在发生各种美好的事。


说到书店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提那就是「图书馆」,说来惭愧直到到2017年我才第一次走进「图书馆」阅读。

北京最出名的就是「国家图书馆了」,那里不但有大量的藏书和最新的期刊杂志,最重要的是,不收门票,有大量的座位,电脑和wifi,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如果你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做一些事,「国图」绝对是首选之地,在那里我完成了自己第一个系列付费教程的编写。

但是,在国图最令我感兴趣的不是那琳琅满目的图书,而是来来往往的人和事。在那里,你每天都会遇到的有趣的灵魂。

经常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看样子六七十岁,背微驼,但是身体很硬朗,每次见他都是衣着朴素,一本书,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带着老花镜,时而沉思阅读,时而笔笔戳戳,认真的样子像极了一个正在上课的小学生。这个老者给我的震撼还是蛮大的,当这个年龄的人大多在家养老或在广场上健身时,他却能够坐在这里认真阅读,沉浸其中,让我感叹知识的力量,想想自己老了以后是否能够依然热爱阅读还是一个问号。

还有一对父子,每次来都是爸爸带着儿子,两个人先在电脑上查找书籍所在的书架,拿了书之后就找一个靠里的角落坐下来。两个人也不说话,各自一本书坐在那里认真的阅读,看起来父亲家教很严,小朋友坐在那里,认真阅读,认真观察他们没半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下,非常有规律。这对父子看到的时候不多,大概也是只有周末俩人才会来这里。想必只有国图这样安静的氛围才能让这个小朋友这么安静的图书,想起自己小的时候,市里只有一个新华书店,还不能在那里看书,因为没地方坐,再回头看看这个小朋友,真的感叹现在孩子们的环境真好。

吸引我注意的还有一对恋人,女生身前总是放着一摞书,一边翻看资料,一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大概是正在写论文吧;男生就安静的坐在旁边看书写东西。两人虽然不说话,但是仔细观察,他们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相视一笑或者双手握紧彼此,眉目之间传递着爱情和勇气。每次见他们都会在这里呆上一整天。有时女生累了还会靠在男生肩膀上闭目养神。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也是因为来这里的大多是一个人,而他们正是花前月下的时候却在图书馆里消磨青春,但我想那一刻他们一定是幸福的,因为我看到了陪伴。


上帝应该会厚待每一个爱读书的人,当然也会赋予图书馆和书店魔力,许多伟大的事情都在那里发生,许多有趣的灵魂也在那里相遇,在那里你不会孤单,在那里你不会枯燥,在那里总能找到你要的答案。那里被称为「灵魂治愈之屋」,它是一个避风港,是一座灯塔,引导着我们超越生活中的灾难和不和谐。

1989年创由台北仁爱路圆环创办第一家开始,本着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的初衷,发展为今日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式经营模式。取名“诚品”,代表着诚品书局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与实践。

斯多葛主义,又称斯多葛学派,是古希腊的四大哲学学派之一,也是古希腊流行时间最长的哲学学派之一。(注:古希腊另外三个著名学派是柏拉图的学园派,亚里斯多德的逍遥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

Read more

八小时听歌制

八小时听歌制

最近总是感到一种困惑:如何能够在当牛马的同时,找到一丝丝生活的快乐感?如何打破这种枯燥无聊的生活循环,为日常带来一些新的活力和期待? 2004年,第一次接触到 Mp3 ,小小的方块,一百首歌,随时随地听歌。那时候我的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源泉是 唱跳 Rap 和打篮球,当时就有一个梦想,如果能一边打篮球一边听歌该有多幸福啊。转眼20年过去了,当年的硬件限制不在了,当然我身上的硬件(老腰)也不敢打球了,无尽的工作中,迎来了快乐的「八小时听歌制」~~~先介绍我的设备,打造出一个高续航、无干扰(指的是不干扰别人)听歌环境。 最近流行这种夹耳式的真无线耳机,在 Bose 和 韶音之间犹豫了半天,趁着 618 入手了韶音的这款 OpenDots One,有点像女生的耳夹,小小一个夹在耳朵上,即避免了入耳带来的对耳道的伤害,同时还不耽误听到办公室里的八卦(主要是聊工作),这真是理想中的办公耳机。iPod Classic 也非常给力的没有电量焦虑,充一次电能用

By 王掌柜
午休暴汗以及90年代夏天的回忆与思考

午休暴汗以及90年代夏天的回忆与思考

今天北京的温度 34° 属于高温但还没有酷热,临时起意打算进行一次暴汗冒险。 打算围着公司近的一个小树林来上3公里,这样即锻炼了身体,又不用午休了,还能剩下些时间阅读和随便写写。 在于大自然接触的同时,耳边放的是何伟(美国人)写的《江城》这本书。 江城 大概十年前就读过何伟的《寻路中国》,当时的阅读体验不错,他将自己在中国的旅行的所见所思都做了分享,能够从另一个视角看中国的变迁。这本《江城》记录了何伟在1996年作为和平队志愿者,在四川涪陵一所师范学院教英语的两年经历。 这种书有一个专门分类「纪实文学」,他不是小说,但是也有一些演义。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碰撞。从他的视角看去,中国人的面貌、思想、行为仿佛都是生动的画面在展示,让我重新思考我真实经历过的90年代。 这几天打算继续暴汗,还会持续把这本听下去(喜马拉雅有) 90年代的夏天 思维跳跃,让我回想起了九十年代的夏天,这里的关键字是九十年代(当然来自何伟老师的《江城》)和夏天。夏天是因为我在小树林散布的时候,一种味道油然而生,说不清楚,但是我总觉得一些感觉

By 王掌柜
逸周闲谈 - 乔布斯传的启示与我的数码生活

逸周闲谈 - 乔布斯传的启示与我的数码生活

逸周闲谈是我尝试了近一年的小专栏,它的内容多来自我日常的间歇式日记积累的内容,最近审查 OmniFocus 才发现好久没更新了,趁着 Craft 新鲜劲还在,更新一波~~~ 阅读 最近集中阅读了《乔布斯传》到《成为乔布斯》,感悟颇多,一些碎片记录在笔记中,今天有机会正好也系统的总结一下,相关碎片笔记: * 乔布斯传笔记 * 成为乔布斯笔记 为什么「乔布斯传」值得反复阅读 我一直反感名人传记的阅读,主要有些传记打着名人的旗号出版,但是内容事实性不高,存在明显的杜撰成分,通常见了名人传记下意识的选择敬而远之。让我改变这一点的正是这本《乔布斯传》。 我其实很早(2004年)就知道 Apple 的 Mac 电脑在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在心中深深的刻下了「昂贵」的烙印,从不敢奢想自己能拥有一台 Mac,直到 2010年,这一年对我很重要。 10年自己由 C/S 转码到

By 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