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音乐版权这点事

国家版权局出台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以今年10月31日作为下线侵权作品的最后限期

聊聊音乐版权这点事
国家版权局出台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以今年10月31日作为下线侵权作品的最后限期

为什么要聊聊音乐版权的事呢,我想先讲讲自己是怎么和正版音乐结缘的事。

高中的时候已经开始听流行歌曲了,那时候听歌都是用磁带机播放,也没有什么渠道,就去文化市场的音像店淘专辑,音像市场里专辑可谓五花八门,基本上买来买去都是什么合集呀精选之类,买回来就悲催了,因为整张停下来没有几首是完整的,而且一首唱不完就唱下一首了,做为不是处女座的强迫症患者根本忍不了,只好找到我们市应该是唯一卖正版磁带(Sorry,那时候一台sonyCD机买不起)的音像店购买。

说来那时候一盘正版磁带便宜的9.8元贵的19.8元,对我来说需要一个礼拜省吃俭用才能攒起来,虽然觉得有些奢侈,但是一张正版专辑从包装到歌词再到封面,那种设计感,以及自己的参与感,让自己很满足也很欣赏,一盘专辑翻来覆去能听N遍,记得音像店搞了一个活动,集齐10盘专辑可以换一张正版海报,为了一张周杰伦的海报,我能攒半年的钱来买专辑,就这样陆续的从周杰伦听到了阿杜、林俊杰、胡彦斌等等。

说来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现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音像店以濒临灭亡了,在北京你已经很难找到像样的音像店了,那么想听歌的我们,没有了音像店,去哪里能听到正版音乐呢?

没有了音像店,在哪里能听到正版音乐呢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无论是使用智能手机还是在传统的PC平台,都有很多音乐服务提供商公我们选择,这也是当前国内网民听歌的主要来源,几大平台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酷狗、酷我音乐盒都是我们能够听到正版音乐的地方。

那么这些平台上的音乐,都有版权吗?

据我所知,10月30日之前的几大音乐平台,几乎都有版权不明的音乐,之所以版权不明是因为很多音乐平台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或市场运作,绕过版权问题来提供给大家版权不明音乐,而这种做法几乎已经是国内所有音乐平台的统一行径,这种属于典型的打擦边球,往往是你告我,我就下架,你不告我,我就接着上架,而我们的音乐人或厂牌没有精力或者时间去沟通,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这里国内著名的民谣一哥李志算是这些音乐人或是厂牌里版权问题做的就不错的代表,据我所知,他们团队很早就发现网上有很多他的专辑未经他和他的团队的授权,于是李志和他的团队不遗余力的去发律师函,通告这些公司,当然有的公司采取的态度比较明确,你告我,我就下架,有的就根本不理,甚至有一次他们把律师函发到M姓老板的办公室,还是没有人理会。可想而知我们的音乐版权问题有多严重。

当然好得现象是,自从国家版权局出台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以后,主流的音乐平台所有有版权的音乐都下架了,大家可以试一试,拿网易云音乐举例,很多以前收藏的歌单里的音乐,标题还在那里,但是已经无法打开和收听了,大家看看自己的歌单里有多少灰色的音乐,就知道有多少版权问题了,不过这种现象是好事,唤醒民众的版权意识和整个行业的版权规范有利于真个音乐产业的发展,希望这股势头能顺利发展下去,而不会是一阵风

推荐音乐平台

Apple Music
9月30日,苹果正式将Apple Music引入国内,同时推出免费3个月的试听服务,三个月以后,每月10元即可收听Apple music流媒体音乐,这里大家注意,流媒音乐只提供试听不提供下载服务,如果想下载,请购买正版音乐。

网易云音乐
网易云音乐在音乐平台里,有着很好的口碑,只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做到1亿用户,不能不说丁磊的倾心之作做的不错,目前,网易也在版权上做了很多尝试,其推出的付费音乐包是一款很不错的付费服务,用户只需要每月8元即可享畅听无损品质音乐以及陈奕迅、张学友等独家专辑,对于爱听无损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买点。

最近歌手陈粒新歌《爱若》1元购买,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只需付费1元即可买到此首歌,随时可以下载和试听。相信也是他们的一次试水,他们也想看看有多少人愿意为喜欢的音乐付费。

虾米音乐
虾米音乐作为老牌音乐平台,其质量颇高的歌单和推荐算法,一度是我的听歌平台,虾米推出的付费下载服务,也为爱好下载歌曲收听的听友提供了很便捷的下载正版音乐的平台。

新版APP端,横屏变磁带的德味设计,也让我对虾米的情怀有了很多赞赏

QQ音乐
相信很多人都是QQ音乐的忠实Fans,虽然QQ音乐的歌单质量普遍低(仅代表本人看法,实在受不了排行榜里充斥着大量网络歌手),但是他们家的版权在这几个平台里竟然是做的最好的,想当年独家签约了周董害得我只好买绿钻(几乎是唯一一次在企鹅家花钱)来收听我的回忆。

听正版音乐,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确实正版两个字离我们有点远,我们的大部分网民除了网费,看电影没花过钱,玩游戏没花过钱(特指单机游戏),看别人的文章没花过钱,凭什么现在听个歌要花钱了?

有这种想法的人很正常,因为大部分人确实没有版权意识

知乎上有一个笑话,说当你用Iphone听着无损的时候多半是盗版音乐,而旁边路过的民工手机里的彩铃月亮之上是八成是正版。这个笑话严格说来不算笑话,而是音乐版权的真实体现,想那民工根本不知道去那里下载音乐,通过移动平台下载的彩铃直接扣手机费,对他们来说简单实惠,这样的音乐多半是有版权的,版权方是有分成的,而你用Iphone听无损的时候,由于Itunes不支持无损,你的音乐一定是从某些地方下载的,这些基本上都是无版权的。

那么听正版音乐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呢?

正版音乐,音乐创作者会分到提成,有利于改善音乐人的现状,激励他们创造出更多的音乐。

著名的《夜的钢琴曲》的做着石进先生就在微博上质问网易云音乐,从哪里获取的版权?

夜的钢琴曲是作者石进从2006年开始,历时3年半创作的31首乐曲。首首都是不同的心情,记录着一个又一个夜晚,欢乐的、忧伤的、难过的、当然也包括幸福的。是以治愈系为主。夜的钢琴曲中的每一首曲子都静谧舒缓,让彼此心灵诗意地栖息。在这里,每个人总会找到一首属于自己情感的乐曲……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夜的钢琴曲5,也沉醉于那优美哀伤的旋律,可是你在听歌的时候有没有想,他的创作者付出无数心血的作品我们却免费享受,当然这不是大众的错,网易云音乐作为服务提供方,没有做好版权处理,给音乐人带来的影响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音乐人无法通过自己的作品获得应有的报酬,而平台方却赚的满盆钵体,长此以往,又怎么能要求我们的音乐创作者创造出更好的音乐呢。

从听音乐这件小事上培养我们的版权意识

相信爱听歌的你,应该也是一个资深网民,做了这么多中国的免费网民,但是记住免费的是最贵的,为我们享受到的服务买单,在互联网支付如此便捷的今天,相信大家做到也不难,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艺人,喜欢一个专辑,你也不想他们失去创作的动力吧。

另外,我相信当你习惯了付费听正版音乐以后,你一定体会到付出就有回报的道理,你的回报就是,你为你享受的服务付费,反过来他们也会创造更好的音乐回报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而且在你习惯了为版权付费这事以后,你会慢慢的去改变用盗版系统和盗版软件的习惯,为你享受到的服务买单,做一个优秀的负责的人,相信慢慢累计下你也会成为优秀的人。

Read more

八小时听歌制

八小时听歌制

最近总是感到一种困惑:如何能够在当牛马的同时,找到一丝丝生活的快乐感?如何打破这种枯燥无聊的生活循环,为日常带来一些新的活力和期待? 2004年,第一次接触到 Mp3 ,小小的方块,一百首歌,随时随地听歌。那时候我的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源泉是 唱跳 Rap 和打篮球,当时就有一个梦想,如果能一边打篮球一边听歌该有多幸福啊。转眼20年过去了,当年的硬件限制不在了,当然我身上的硬件(老腰)也不敢打球了,无尽的工作中,迎来了快乐的「八小时听歌制」~~~先介绍我的设备,打造出一个高续航、无干扰(指的是不干扰别人)听歌环境。 最近流行这种夹耳式的真无线耳机,在 Bose 和 韶音之间犹豫了半天,趁着 618 入手了韶音的这款 OpenDots One,有点像女生的耳夹,小小一个夹在耳朵上,即避免了入耳带来的对耳道的伤害,同时还不耽误听到办公室里的八卦(主要是聊工作),这真是理想中的办公耳机。iPod Classic 也非常给力的没有电量焦虑,充一次电能用

By 王掌柜
午休暴汗以及90年代夏天的回忆与思考

午休暴汗以及90年代夏天的回忆与思考

今天北京的温度 34° 属于高温但还没有酷热,临时起意打算进行一次暴汗冒险。 打算围着公司近的一个小树林来上3公里,这样即锻炼了身体,又不用午休了,还能剩下些时间阅读和随便写写。 在于大自然接触的同时,耳边放的是何伟(美国人)写的《江城》这本书。 江城 大概十年前就读过何伟的《寻路中国》,当时的阅读体验不错,他将自己在中国的旅行的所见所思都做了分享,能够从另一个视角看中国的变迁。这本《江城》记录了何伟在1996年作为和平队志愿者,在四川涪陵一所师范学院教英语的两年经历。 这种书有一个专门分类「纪实文学」,他不是小说,但是也有一些演义。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碰撞。从他的视角看去,中国人的面貌、思想、行为仿佛都是生动的画面在展示,让我重新思考我真实经历过的90年代。 这几天打算继续暴汗,还会持续把这本听下去(喜马拉雅有) 90年代的夏天 思维跳跃,让我回想起了九十年代的夏天,这里的关键字是九十年代(当然来自何伟老师的《江城》)和夏天。夏天是因为我在小树林散布的时候,一种味道油然而生,说不清楚,但是我总觉得一些感觉

By 王掌柜
逸周闲谈 - 乔布斯传的启示与我的数码生活

逸周闲谈 - 乔布斯传的启示与我的数码生活

逸周闲谈是我尝试了近一年的小专栏,它的内容多来自我日常的间歇式日记积累的内容,最近审查 OmniFocus 才发现好久没更新了,趁着 Craft 新鲜劲还在,更新一波~~~ 阅读 最近集中阅读了《乔布斯传》到《成为乔布斯》,感悟颇多,一些碎片记录在笔记中,今天有机会正好也系统的总结一下,相关碎片笔记: * 乔布斯传笔记 * 成为乔布斯笔记 为什么「乔布斯传」值得反复阅读 我一直反感名人传记的阅读,主要有些传记打着名人的旗号出版,但是内容事实性不高,存在明显的杜撰成分,通常见了名人传记下意识的选择敬而远之。让我改变这一点的正是这本《乔布斯传》。 我其实很早(2004年)就知道 Apple 的 Mac 电脑在设计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在心中深深的刻下了「昂贵」的烙印,从不敢奢想自己能拥有一台 Mac,直到 2010年,这一年对我很重要。 10年自己由 C/S 转码到

By 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