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issues

王掌柜带你玩转 Zapier - 分享每日好歌到博客

由于这两天爱奇艺出品的《乐队的夏天》持续升温,偶尔有朋友和我探讨有关音乐的话题,聊着聊着就会发现有时候一首好歌,自己听了之后想要记录一些想法,或者想要将这份「好心情」分享给大家,于是经过一番摸索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 Spotify [http://spotify.com] 听歌,这里也安利给有条件的朋友使用(条件就是翻墙,App Store 美区),推荐大家用它的理由也比较简单,第一, Spotify 的免费版就足够使用,相对于我喜欢听的一些国内歌曲,例如李志(众所周知背被墙了)、尧十三还有一些国内民谣摇滚歌手的歌,他们散落在国内各大音乐平台,例如网易云音乐或 QQ音乐等,Spotify 可以让我一站式解决听歌问题。第二,Spotify 上的歌单非常多,有很多场景式的歌单例如 《Cafe Music BGM Channel [https://open.spotify.com/artist/3yKoHgjtyenCOIRaD2Gghu?si=H5kfsUzcQPWFflUTmIPlhQ]
5 min read

荐书:《人生复本》

> 我想到那无数个夜晚,自己躺在床上想象:如果情势有所不同,如果我选择的岔路不是当父亲与平凡的物理教授,而是在我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会是什么样子?我想总归一句话,就是人都想要得到自己没得到的东西,认为只要做了不同选择就能得到那些东西。 -- 《人生复本》 许多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懊恼自己曾经的某次选择,比如为什么当时为什么没有和她说清楚?比如为什么当初没有选择留在那里?比如当时为什么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仿佛我们的人生就是由这些选择造成的,如果做了不一样的选择就会过上我们期望的人生。带着这样的我疑问,读了这本 Facebook 网友推荐的《人生复本》。 这是一本悬疑加科幻再加冒险的小说,作者开了一个「平行宇宙」的脑洞,再由主角带领读者一步步的从人性和因果律的角度体会平行宇宙,读到最后非常有代入感,当你身临其境时一定会发出**要是我该如何选择?**的哲学式疑问。小说的最后让我想起了那句佛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文章最精彩的是作者关于人生和选择的隐喻: 作者用开启一道道门来隐喻我们人生中做出的重大选择,看起来门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取决于开的是
3 min read

荐书:《2001. 太空漫游》

> 我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人类对太空的想象力,到《2001:太空漫游》为止。 -- 刘慈欣 利用这个周末终于读完了《2001:太空漫游》这部作品,其实作品不长,断断续续两天时间就读完了,还记看完最后一句话后放下电子书,才发现已是深夜,脑海里还在回旋着最后那段及其意识流的描述,渐渐陷入了思考,抬头望向窗外,依稀看到了有着零散斑点的星空,顿觉人类之渺小和宇宙之宏伟根本无法比拟,人类太年轻了,而宇宙又太古老了,人类的智慧和奢望在宇宙层次看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知道这本书完全是因为电影《2001:太空漫游》,但是一直拖到今天才读完,读完以后才发现,以今天的视角看来,隔着半个世纪的我,依然可以被作者震撼和折服。作者对太空的想象以及对未来和科幻的预测即精准有有深度。 我们通常看科幻作品,都是将自己的意识交给作者,一同进入那个未知的世界进行探索。这本书读来却不同,除了可以非常爽的探索太空,它还时常能让我读着读着就停下来思考,作为一本科幻作品如此有深度,上一本让我这样思考的是大刘的《三体3:死神永生》。 忘了是谁说过,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作者只能影响自己的读者,而只有很少一
6 min read

感恩的三件事

1. 今天早上意外醒的很早,于是纠结了一下就去跑步了,跑跑停停的一个小时下来,也没觉得太累,难能可贵的是,一天下来精神很饱满。看来运动能使人产生多巴胺从而使人兴奋这是真的。 2. 中午在油管听了南京市民李先生的歌,一首《广场》颇有感受,这首歌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B哥的歌了,真心感谢李先生为唤醒民智做出的贡献,唯一的遗憾是中国这样的人太少了。而能听到B哥的歌,理解他的歌的人更少。 3. 「一天世界」第78期,买纸质书的意义,给了我一种新的观点:拥有一本书都可以算作一种财富,因为它放在那里,你就获得了随手阅读的机会,哪怕你只是想一下你有这本书都比没有强。细想一下,确实如此,有时候你拥有了一本书,哪怕你还没读,却仿佛多懂了一些知识。
1 min read

Agenda 优雅的玩转笔记+任务管理

Agenda 是一款荣获了 WWDC18 Apple Design Award 的优秀软件,它同时支持「笔记管理」和「任务管理」并将两者非常优雅的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优秀的使用体验。相信大家都在在纠结,为什么它要将「笔记管理」和「任务管理」整合在一起呢? 为什么需要笔记+任务管理 许多人已经将「任务管理」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并且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从简单的任务清单到 GTD 理念的任务管理,都会遇到一个问题, 一些复杂的任务,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且需要在多个「上下文」之间切换。 举一个例子,我在工作中有一个任务「完成反作弊处理逻辑梳理」,这个任务预计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那么在一周内每天都需要处理这个任务,同时为了方便持续的完成这个任务,会产生诸如以下相关笔记: 1. 常规反作弊手段有哪些 2. 我们的反作弊需要哪些功能 3. 反作弊的具体实施措施和逻辑 在上例中,任务的持续时间为「一周」
7 min read

感恩的三件事

尧十三真是大师,每当我无法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戴上耳机,听着尧十三那些无词的歌曲,马上就能沉静下来,比如《失之城》 淘宝的 PDF 扫描也不错,买了本技术书,实在不喜欢实体书看,因为不方便上班的时候看,所以扫描成电子版,用 MarginNote 3 [https://itunes.apple.com/cn/app/marginnote-3/id1348317163?mt=8&at=10lJSw&ct=post] 进行学习,实际比较起来,用 MarginNote 3 的脑图功能,阅读和笔记同时进行非常爽快的体验。 一路走来,自己的工作上比较孤独,总是觉得我不能比别人差,其实细细回首,工作中总有一些贵人使得自己得到提升,应该感谢生命中的贵人,同时自己也要做一个提点别人的人。
1 min read

玩转 Agenda | 包办你的 work task

说到任务管理,大家一定知道几个耳熟能详的应用 Todoist、Omnifocus、Things、2Do、GoodTask 等,这些软件也确实各自具备优势和特点,但是它们的核心功能都类似,我们把这个核心功能称之为 TodoList1。 > TodoList,对「待办事项」类应用的统称,通常这种应用都会使用「列表」的方式展示任务,使用「打勾」的方式确认任务的「完成状态」。 今天王掌柜推荐一个新的任务管理软件 - Agenda [https://itunes.apple.com/cn/app/agenda/id1370289240?mt=8&uo=4&at=10l6nh&ct=ms_inline] ,在开始之前我先简单总结一下它,这样方便感兴趣的同学继续阅读: >
22 min read

2018 iPad 应用与服务推荐

2018年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作为一个自由写作者,通过一番拖延,今天终于打算分享一下我的「2018年 iPad 应用与服务推荐」。 今天的文章打算围绕 iPad Pro这个限定的载体进行展开,分享我这一年是如何在 iPad 上进行学习和工作的。我在第一代 iPad Pro 12.9 寸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尝试使用iPad,所以本篇也是第一次系统的整理自己是如何在 iPad 上进行「生产力」的,其中涉及到若干细节,也希望借此机会也整理一下自己的工作流。 应用与服务,顾名思义「应用」就是 App,而「服务」则在 App 背后提供真实动力。所以,说到应用就离不开服务,说到服务也离不开应用。 当今比较流行的应用和服务大多在 Apple 的推波助澜下采用了付费订阅制度,付费订阅和一次购买孰优孰劣不在本篇讨论范围。作为一个使用者,我希望分享自己是如何使用它们以及如何让它们更好的为自己提供「生产力」。 我目前的硬件是 iPad Pro 第二代
35 min read

有趣的灵魂都在书店里相遇

8月份好友去台湾旅游,问我需要带什么礼物,我推脱说哪有点名要礼物的,朋友却说只有你自己知道什么礼物是你需要的,我考虑了一下说道,那就去一趟「诚品书店1 」帮我捎两本书吧。 如果有人我问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你最想去哪里,前三个答案里必有书店,是的我喜欢通过书店感受一个城市魅力,也喜欢在书店里静心阅读,书店里有许多有趣的灵魂,书店里也有许多美好的故事。 公元四世纪,一名叫芝诺的商人,在它生意遭受巨大创伤后,进入一家书店,他无意中听到书商大声朗读「苏格拉底」的文章,感觉醍醐灌顶,并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了一句『从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书?』,从此开始了一段哲学之旅,真正的改变了世界历史。那本书还间接导致了「斯多葛主义」 2的诞生。 2012年,伦敦一位女士在「推特」上说她对「伦敦 Weterstones」书店管理员很崇拜,后来这位女士就和管理员在推特互动了起来,四年后两人结婚了 [https://www.npr.org/sections/thetwo-way/2016/07/19/486670809/bookstores-tweet-leads-to-love-then-marriag
7 min read

Subscribe to 闲者时间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email protected]
Subscribe